通过直观呈现与互动讲解,引导幼儿识别跑步、跳跃、投掷、平衡等5 - 6种基础体育标志,理解“标志是用简单图形传递运动指令”的核心概念,初步建立“符号代表特定行为”的认知逻辑。


鼓励幼儿尝试模仿标志对应的基础动作(如跑步标志→原地踏步跑、跳跃标志→双脚并拢跳),在重复练习中锻炼大肌肉群控制能力,发展身体平衡感与反应速度。
以“运动会小选手”的角色代入,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体育活动的趣味性,同时通过遵守标志指令(如“看到停止标志就蹲下”),潜移默化建立规则意识与社会协作能力。
选择幼儿园户外塑胶场地,划分“标志认知区”“动作模仿区”“游戏竞赛区”三大板块:
实施步骤:
实施步骤:
逐个解析标志:
小组合作验证:
将幼儿分成4 - 5人小组,发放标志卡片,任务为“找到场地里对应的标志海报,讨论这个标志的意思”。教师巡回指导,鼓励幼儿用完整句子表达(如“这是跑步标志,我们要沿着跑道跑”)。
规则:每组抽取1张标志卡,全体成员模仿该标志对应的动作,坚持10秒即为成功。例如:
设计“三关挑战”,融合标志识别、动作执行与团队协作:
发放“体育标志寻宝卡”,建议家长带孩子逛超市、公园时,寻找“篮球架标志”“乒乓球台标志”等,用相机记录并标注名称。回园后开展“我找到的标志”分享会,锻炼观察力与表达能力。
本教案以“标志认知—动作实践—游戏深化—生活延伸”为主线,将抽象的符号学习转化为具象的感官体验与身体操作。通过情境化设计、小组合作与多元评价,既满足中班幼儿“具体形象思维”的发展特点,又为其埋下热爱运动、遵守规则的种子。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班级幼儿实际水平调整难度(如增加标志数量、提高动作复杂度),让体育标志教学真正成为“玩中学、学中乐”的成长契机。
(注:文中配图为示意参考,实际教学中可替换为幼儿活动现场照片,如“图1:幼儿围坐听教师讲解标志”“图2:小组合作模仿跑步标志动作”“图3:闯关赛中幼儿投掷标志游戏”等,增强画面感与可信度。)